说起“老家河南”,这里不仅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有郑州、开封、洛阳等多个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河南的特产也数不胜数,郑州烩面、洛阳水席、开封包子、逍遥镇胡辣汤……这些地方特产伴随着悠久的文化传承着“中原味道”。除了以上这些,“老家河南”的酒也是最难让人忘怀的家乡味道。
三千佳酿,美酒如渑。产自河南渑池的仰韶彩陶坊酒是萦绕在很多河南人舌尖和心头上活色生香的家乡标志。
(资料图)
仰韶彩陶坊,历史留下的熟悉味道
渑池有着独特的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赋予了“仰韶彩陶坊酒”天然的优势。乾隆十一年的《渑池县志》有着生动的记载:“治东许,玉皇庙沟,有水极甘美,能助气味,酿家多取之,故名醴泉”。醴泉水的甘美,为酒体带来“丰满绵柔,细腻协调”的口感,是仰韶彩陶坊酒优秀品质的重要因素。
唐宋时,醴泉酿酒技术进一步发展,时至明清有史料可考:“当时城内酿酒作坊达百余家。” 这表明唐宋时期,渑池之地酿酒、饮酒之风盛行,醴泉春得到大的发展。
1921年,随着渑池县仰韶村文化遗址的发现和距今7000多年前酒器酒具的出土,渑池的酒源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距今有7000余年历史。2020年8月,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发掘,“小口尖底瓶里有酒”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直接佐证了中国酒源始于仰韶,追溯出华夏酒史璀璨篇章的第一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渑池这一地域形成了特有的白酒文化。从7000年历史深处走来,传承于古“醴泉春”的仰韶彩陶坊,将天地山水精华与渑池人文融为一体,柔美和谐中又不失其锋芒,是中国白酒文化的集大成者。
时至今日,为了充分发挥渑池优越的地理环境,仰韶酒业集团在渑池这一“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从事制曲酿酒活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岁月的变迁,仰韶彩陶坊酒的酿造一直传承至今。
一瓶“仰韶彩陶坊”,把7000年的历史文化都“泡”在了酒里,抿一口,历史的醇香扑面而来,回下味,尽是一代代酿酒人留下的熟悉味道。
仰韶彩陶坊 专属河南的“香”
这种香,被仰韶酒业集团称之为“陶融香”。
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先民在渑池这片毗邻黄河的土地上,从事制陶酿酒活动,初步掌握了人工酿造技术。
7000年后,新时代的仰韶人不仅继承了这一酿酒技艺,还在时光的淬炼和一代代酿酒人的打磨中日臻完善。2004年,仰韶酒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带领科研团队,将“陶”融入酒的风味之中,独创“九粮四陶”工艺,开创了划时代的中国白酒第十三香——陶融香。
在河南人心中,陶融香,是河南独有的香,是这座城市的骄傲。而仰韶彩陶坊酒不仅是河南领军品牌,更是一瓶能够代表河南的酒,独特且不可复制。
从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到生活必备的陶器,到专为储酒的酒坛,再到白酒风味的特称,“陶”在河南历史的长河中连绵不绝。循着陶香的灵魂,在河南这片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上,“陶融香”型美酒的开创,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原始余味的追寻。
以陶为器,铸名酒之魂,以“陶”命名一种酒香,实在太奇妙不过。专属于河南的“陶融香”进一步擦亮了河南名片,让河南形象更有亮度、更有深度、更有厚度。
仰韶彩陶坊,河南人的精神寄托
酒是风物志,一方水土酿一方美酒。
河南,位居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中土、神州之称。河南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是儒、释、道等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心地区,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融合发展。河南人爱说“中”,“中”为河南的方言,亦为河南的精华,是河南人中庸的儒家思想以及深厚华夏文化的体现。
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河南人的家国情怀尤为浓厚。那些为了生活迫于无奈告别父母、离开家乡、奔向远方的河南人,迫切需要一个精神寄托。而能够承担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慰藉的陶融香美酒,对河南人来说,是一件难得的礼物。
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这主要在于,河南是陶的“故乡”,“陶”在7000年发展中已经融入到本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本地人有着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属性。以陶香为地域风味的白酒,带有“陶”的味道,也在无形中成了人们增强地区归属感的重要媒介。
仰韶彩陶坊,拥有7000年酿酒史,陶融香的风味最能代表地道家乡味道,当思乡的时候,斟上这样一杯美酒,会成为背井离乡在外拼搏的河南人很好的精神寄托。
仰韶彩陶坊是河南的地标酒,也是河南的名片。伴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新年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走亲访友,仰韶彩陶坊都是河南人的首选。
在外拼搏的游子,不管你奔波多远,也不要忘记回家的路。吃上一口家乡的饭菜,喝上一口家乡酒,来年会有充足的动力继续打拼。仰韶彩陶坊永远是河南人最温暖的传统,一口陶香,直至心底的故乡味道。(宋健 刘毓歌/文图)